期刊简介
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8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55/R
邮发代号: 28-7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9872
- 国内刊号:32-12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上颌骨骨折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及CT影像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三维CT、二维CT及常规X线在上颌骨骨折术前诊断及术后骨折愈合中的准确性.方法对39例上颌骨骨折患者术前行华氏位片、颌骨全景片及采用Somatonplus-4CT机行二维平扫、三维重建、记录咬合关系,术后1月、3月、1年复查.结果常规X线,二维CT对上颌骨LeFort型骨折的分型难以准确.二维CT在显示细微骨折中占有优势,能观察骨折线内外两侧的愈合情况.三维CT能提供直观的骨折及骨折愈......
作者:王靖虓;方一鸣;谷志远;陈伟建 刊期: 2002- 01
-
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索一种对腮腺混合瘤既能彻底切除肿瘤,又能考虑美观,术后面部畸形影响小,同时又能降低面神经损伤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27例腮腺混合瘤,从皮肤切口的选择(耳屏间切迹内切口或耳屏前切口),以及按肿瘤所在的区域,对其手术进路及切除范围与面神经分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耳屏间切迹内切口(36例)术后明显比耳屏前切口瘢痕小,美观;在腮腺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比整个浅叶切除术后面部畸形影响小;随访期2~13年,随访......
作者:宋萌;方品华;陆加梅 刊期: 2002- 01
-
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情况.方法复习了1985~2001年的836例涎腺肿瘤病理切片,确诊涎腺肌上皮瘤病例并复习了相应的临床资料.结果836例涎腺肿瘤中发现19例涎腺肌上皮瘤,腮腺常见为9例,腭部次之为7例,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多误诊为多形性腺瘤,影像学检查多提示良性肿瘤,性别间无差异,发病率为2.27%.结论涎腺肌上皮瘤并不罕见,多以病理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高孟飞;洪碧波;陈关福 刊期: 2002- 01
-
UBIO对白塞综合征病人免疫指标及粘附分子影响
白塞综合征(BS)临床上以复发性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眼部色素膜炎为主的三联征,常规治疗难以奏效,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为探讨其免疫紊乱机制并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测定21例BS病人UBIO治疗前后血中IgA、IgG、IgM,补体C3、CD3、CD4、CD8、CD44变化,以药物治疗10例为药物组作疗效比较,选10例正常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BS病人与正常......
作者:李金星;王冬梅;常健;孙晓明 刊期: 2002- 01
-
腭裂松弛切口二种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腭裂松弛切口填塞碘仿纱条(I)和不填塞碘仿纱条(NI)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共72例病人,填塞碘仿纱条组39例,不填塞组33例.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体温、体重变化、创口愈合情况、饮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填塞碘仿纱条组术后体温明显高于不填塞组且持续低热时间长,P<0.001;体重平均下降率明显高于不填塞组,P<0.001;创口愈合时间亦迟于不填塞组;恢复正常饮食时间长......
作者:万林忠;邢树忠;陶震江;朱志军 刊期: 2002- 01
-
四种粘接系统的微拉伸粘接强度
目的评价四种粘接系统的微拉伸粘接强度(SingleBond;Bond-1;Prime&BondNT;One-Step).方法新鲜拔除的无龋坏人磨牙(拔除1个月以内,贮存于37℃生理盐水中),高速涡轮机金钢砂车针在喷水降温下磨切咬合面,暴露牙本质.分别用四种粘接剂按使用说明进行粘接处理.牙齿贮存于37℃生理盐水24h后,制备成沙漏状试件.粘接界面面积控制在1mm2左右.测试其拉伸强度,并作统计学处理......
作者:赵三军;陈吉华;沈丽娟 刊期: 2002- 01
-
龈沟液中酶的稳定性与年龄性别关系的探讨
目的观察龈沟液(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稳定性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20名牙周健康者的240颗牙的GCF-AST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的牙周健康者GCF-AS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50).结论GCF-AST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受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
作者:耿九玉;杨军;陈兰芝 刊期: 2002- 01
-
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及其防范措施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探讨对其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方法200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常规处理;试验组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治疗结束后即刻观察患者牙面釉质脱矿斑情况.结果对照组釉质脱矿率为16.7%,试验组为9.6%,有显著差异性.脱矿好发牙位是上颌侧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好发部位是牙颈部,不同年龄组釉质脱矿率明显不同.结论固定矫治器对牙釉质的脱矿损害是值得引......
作者:曾志平;董显进 刊期: 2002- 01
-
先天性齿槽突裂整复的初步报告
目的应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移植整复齿槽突裂,并观察其初期临床效果.方法9例单侧上颌齿槽突裂,术前正畸,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移植整复裂隙,并关闭口鼻瘘.结果9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观查3~6月,外观明显改善,X线检查移植骨无明显吸收,骨密度近似正常骨组织,两者间无明显界限.结论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整复先天性齿槽突裂,临床效果可靠.......
作者:罗渝宁;李少萍;李伟忠;薛宏宇;王天舒 刊期: 2002- 01
-
软衬基托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牙合力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软衬基托全口义齿与传统全口义齿的固位力和牙合力,以评价弹性软托全口义齿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的软衬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名牙槽嵴欠丰满的全口义齿患者为受试对象,以SoftReverse软衬材制作软衬义齿基托,分别测试他们戴软衬基托和传统基托义齿时的固位力及牙合力,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戴弹性软基托义齿时的固位力和牙合力均明显高于戴传统基托时的相对应测试值.结论从咀嚼功能......
作者:张宁宁;钟铭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支抗丧失的比较研究
- 2 根管治疗失败牙再治疗疗效分析
- 3 缺氧/复氧对脂多糖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 2的影响
- 4 骨相关细胞的自噬及其在口腔种植中的作用
- 5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密合性的评价
- 6 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改建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 7 氟对体外培养人牙胚细胞增殖的影响
- 8 PP-1蛋白稳定高表达MC3T3-E1成骨样细胞系的建立
- 9 60例年轻恒牙外伤脱位的再植
- 10 CBCT技术在埋伏牙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11 关于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声明
- 12 流动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 13 舌的增龄性变化及相关疾病治疗
- 14 上气道阻塞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 应用克氏针固定颧弓根部矢状骨折的探讨
- 16 依那西普对牙龈卟啉菌内毒素作用下原代培养牙周膜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 17 2种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 18 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及菌斑指数的检测
- 19 右上中切牙畸形埋伏阻生1例
- 20 酪蛋白磷酸多肽牙膏抑制牙釉质脱矿和促进牙釉质再矿化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