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8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55/R
邮发代号: 28-7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9872
- 国内刊号:32-12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综合治疗对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牙龈乳头美学重建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牙周病基础治疗、正畸及修复治疗对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牙龈乳头的美学重建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中心收治的31例深覆牙合、既往不良修复导致牙周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牙周病基础治疗、正畸及修复治疗的综合疗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牙龈乳头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基础治疗后患者的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菌斑指数(Plaqu......
作者:赵玺;李江波;王媛媛;刘华;米丛波 刊期: 2016- 09
-
《口腔医学》杂志关于作者署名的要求
发表于《口腔医学》杂志的论文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者仅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应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将它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文末的“致谢”段......
作者: 刊期: 2016- 09
-
前方牵引加舌刺早期矫治伴舌习惯的骨性Ⅲ类高角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加舌刺矫治替牙期伴舌习惯的高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适应证患者接受前牵引加舌刺的矫形治疗,采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软硬组织矫治前后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前牙建立正常的覆盖,正常或稍浅的覆牙合。上颌骨向前发育,下颌骨后退,下颌平面角无明显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鼻唇角减小,面型明显改善。结论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加舌刺能有效治疗替牙期的伴舌习惯的高角骨性Ⅲ类错牙合。......
作者:王思;李煌;杜娟;陈金林 刊期: 2016- 09
-
软组织修形电刀在楔状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软组织修形电刀及排龈法在修复楔状缺损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边缘位于龈缘以下0~2mm内楔状缺损活髓患牙80颗分成两组,分别用软组织修形电刀及排龈法进行充填治疗前龈缘处理,树脂充填,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复查评估,利用改良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估疗效,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术后半年及1年复查软组织修形电刀组在边缘密合性及边缘着色方面均优于排龈组(P<0.05);半年复查软组织修形电......
作者:郑灏;查霖;黄健;赵宏惠;吴煜农;安宁;唐子春 刊期: 2016- 09
-
EGCG开窗灌洗治疗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应用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开窗灌洗治疗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18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患者,行局部开窗,并制作引流口保持器,分为2组:8例应用EGCG溶液灌洗囊腔,10例应用生理盐水灌洗囊腔。术后定期复诊,每2个月行曲面体层片及CT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囊腔变化情况,囊腔长径小于2cm时行二期手术刮......
作者:杨银辉;袁荣涛;孔丽;王科;贾暮云 刊期: 2016- 09
-
McNamara分析法评价改良SUS2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
目的: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改良SUS2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改良SUS2矫治器和传统SUS2矫治器治疗共2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采用McNamara分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改良SUS2组和SUS2组都造成了上齿槽座点(A点)到鼻根点到眶耳平面(N?FH)垂线距离的减小,分别减小了0.6mm和0.4mm。下切牙切缘沿功能牙合平面(functiono......
作者:浦逢燕;李青奕 刊期: 2016- 09
-
以修复为中心的简易种植模板指导下三种备洞方法的精度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3种种植备洞方法的精度。方法利用以修复为中心的简易种植模板在双侧后牙缺失的树脂模型上进行种植定位,分别用传统麻花钻逐级备洞法、Br?nemark备洞法和阶梯式钻逐级备洞法对环氧树脂模型进行体外模拟种植备洞,后测量三种方法备洞后种植窝与模板植入道之间的角度及偏差值。结果不同备洞方法均存在一定偏差值,其中传统麻花钻备洞法的偏差大(7.06°±0.37°),阶梯钻备洞法次之(4.84°±0......
作者:夏蕊;戎志静;丁明会;崔晓光;李枢安;韩克难 刊期: 2016- 09
-
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进行鼻-齿槽塑形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鼻-齿槽塑形治疗(presurgicalnasal?alveolarmolding,PNAM)对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出生10天~3个月的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进行鼻-齿槽的整形,测量治疗前后的双侧上唇裂隙宽度、前鼻突到唇裂距离、鼻小柱长度及唇裂交角,并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3~4个月的PNAM治疗后,双侧上唇裂隙宽度、前鼻突到唇裂距离明显减小......
作者:顾启慧;王宇婷;侯伟;韶青华;厉丹丹;马俊青;王震东 刊期: 2016- 09
-
双切口手术治疗舌下腺囊肿机制初探
目的:探讨双切口手术治疗舌下腺囊肿的机制,为潴留性囊肿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诊治采用双切口手术治疗的舌下腺囊肿19例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口内型。在舌下腺囊肿的高处设计两条平行切口,黏液排干净之后,在囊肿的黏膜中层缝合切口,形成两个窦道,观察术后舌下区的变化和囊肿消失的情况。结果治愈16例(84.2%),复发3例(15.8%);术后7d,创面裂......
作者:李萌宇;华洪飞;汪湧;张志愿;杨驰;王绍义 刊期: 2016- 09
-
纳米金颗粒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制备纳米金颗粒并初步探讨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合成纳米金颗粒(GNP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尺寸和形貌,利用光谱仪记录所制得的纳米金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体外实验运用MTT比色分析法研究纳米金颗粒的细胞毒性;体内实验通过HE染色观察注射纳米金颗粒后动物心、肝、脾、肾的组织学变化。结果TEM表征和紫外-可见光谱结果显示成功合成直径均一的球形纳米金颗......
作者:李昀;孙沫逸;马超;鞠骏;倪前伟;高涛;赵振彦;任一雄 刊期: 2016- 09
动态资讯
- 1 压力喷雾式冲牙器对牙周病患者菌斑控制的临床效果评价
- 2 不同牙面处理剂在脱敏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 3 壳聚糖纳米粒介导BMP-2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基因表达
- 4 不同的牙体预备在复合树脂修复中的应用
- 5 根管钉折断的处理方法
- 6 脱敏剂MS-COAT阻塞牙本质小管的电镜观察分析
- 7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过程中染色体17p13.3区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 8 含钛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高金合金烤瓷牙的临床应用比较
- 9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10 手术先行治疗牙颌面畸形的研究进展
- 11 牙间隔骨外科改建加速尖牙移动的临床疗效评价
- 12 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唇腺Bax蛋白的表达及与细胞色素C的相关性
- 13 初级纤毛对牙发育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 颌骨骨折错位愈合的正颌外科治疗
- 15 磷酸钙骨水泥用于修复牙髓底穿孔的临床体会
- 16 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205例的临床观察
- 17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管1例
- 18 灼口综合征心理治疗循证医学研究
- 19 前牙氧化锆全瓷单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评价
- 20 人口腔黏膜鳞癌进展中胶原纤维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