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8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55/R
邮发代号: 28-7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9872
- 国内刊号:32-12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曲安奈德及多抗甲素治疗口腔扁平苔藓46例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及口服多抗甲素片治疗口腔黏膜糜烂型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对46例患者治疗前后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健康人,治疗后上升(P<0.01).随访1年,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经本法治疗后,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上升恢复正常,与临床疗效相符.......
作者:张利民;黄达明 刊期: 2003- 06
-
牙体牙髓病科患者的特点浅析
目的初步掌握当前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门诊患者的特点.方法对占口腔医院就诊构成比高的牙体牙髓病科患者进行观察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80例初诊患者中,女621例(70.57%),男259例(29.43%);12岁~110例(12.50%),25岁~653例(74.20%)和65岁以上者117例(13.30%);有固定工作者681例(77.39%),个体75例(8.5%),无工作的114例(13%);对......
作者:吴友农;吴红霞;陈伟 刊期: 2003- 06
-
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牙周状况的观察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牙周情况及龈下菌丛分布特点.方法对4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牙周检查和龈下菌斑涂片并与35名健康者进行对比.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菌斑指数高于对照组.牙龈指数和出血指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牙周探诊深度大于对照组.肾功能衰竭组龈下菌斑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高于对照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对牙周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立飞;岳峰;陈新;徐碧芳;邵良荣 刊期: 2003- 06
-
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共对132例患者前牙区患牙/种植体拔出后,分情况即刻植入BLB、Br&nemark、ITI及Frialit-24种种植系统共173颗,对其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173颗即刻种植前牙种植体,其中83颗行引导骨再生技术,经6个月以上观察,失败4颗,1颗弃用.结论如种植体取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对种植体与拔牙窝间存在大于1mm的间隙,采用引导再生膜技术处理,......
作者:黄建生;周磊;宋光保;徐淑兰;张雪洋;黄云飞 刊期: 2003- 06
-
不同根充糊剂根尖封闭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根充糊剂根管充填后的根尖封闭性.方法79颗离体单根牙随机分为阳性对照(2颗)、阴性对照(2颗)及5个实验组(各15颗),分别用不同的根充糊剂加牙胶尖以冷侧压法充填根管,通过染料渗入法检查根尖微渗漏.结果所有根充糊剂充填后根尖部位均有微渗漏,Vitapex组的微渗漏值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各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各种根充糊剂充填后都不能完全封......
作者:褚敏;梁景平 刊期: 2003- 06
-
引导牙周再生膜修复动物牙周骨缺损组织学观察及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组织再生膜修复动物牙周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用10只大白兔建立牙周骨缺损模型,植入人工合成再生膜材料,2个月后处死,标本行组织学观察;临床选择12例牙周骨缺损病例,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观察疗效.结果兔牙周骨缺损内新生骨组织形成,光镜下见大量的骨母细胞、骨基质和骨胶原;临床病例有效率达91.67%.结论人工合成组织再生膜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对牙周骨缺损修复......
作者:孙正喜;樊文红;曹俭 刊期: 2003- 06
-
湿性黏接技术修复牙颈部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牙颈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牙颈部缺损患牙240颗,分成3组.A组:全酸蚀湿黏接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B组:全酸蚀干黏接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C组:不酸蚀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结果A、B、C组1年疗效成功率分别为90.14%、72.06%、75.36%(P<0.01、P<0.05).结论全酸蚀湿性黏接技术治疗牙颈部缺损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俞海英;吴友农 刊期: 2003- 06
-
腮腺术后负压引流与正压引流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需手术治疗的腮腺疾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57例)与正压引流组(44例),记录术后创口积液、涎瘘、血肿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的引流方式与术后处理的关系.结果负压引流组的积液、涎瘘、血肿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4.5%)低于正压引流组(45.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负压引流组可以减少异丙托溴铵使用时间......
作者:梁利荣;赵士芳;杨为江;王沙彬;阮方超 刊期: 2003- 06
-
经翼颌间隙撕脱下牙槽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
目的探讨经翼颌间隙撕脱下牙槽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的效果.方法采用经翼颌间隙撕脱下牙槽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32例.经信件或电话随访1~7年.结果半年内治愈率100%,10个月~1年内复发者2例.在2000年以前接受手术的25例患者中,2~3年内复发5例,复发的患者中有2例为第Ⅱ支痛,经第Ⅱ支高位撕脱后疼痛消失.结论经翼颌间隙高位撕脱下牙槽神经,是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作者:黄新乐;陶震江 刊期: 2003- 06
-
腮腺良性淋巴上皮病临床及病理研究
目的观察腮腺良性淋巴上皮病(BLEL)病理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3例腮腺BLEL临床及病理资料,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CD45RO、CD45以及CD20等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结果腮腺BLEL组织学表现为大量淋巴样细胞弥散浸润腺体间质,上皮-肌上皮岛形成并取代腺泡和腺体结构,免疫组化证实其大多数为B系淋巴细胞.结论腮腺BLEL可能是腺体长期炎症影响的结果,在其基础上可以引发B系、结节外低度恶性淋巴瘤.......
作者:陆东辉;陈菲;寿卫东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上海市静安区341名60~70岁老人口腔健康问卷调查
- 2 正畸治疗与软组织侧貌
- 3 一种增强托槽粘接强度的新方法介绍
- 4 嵌体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 5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 6 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 7 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8 拔牙创延期20个月愈合1例报告
- 9 腮腺沃辛瘤的临床分析
- 10 天津市滨海新区4002例中学生错(牙合)畸形调查
- 11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研究及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 12 颈内、颈总动脉吻合切除颈动脉体瘤1例
- 13 彗星试验的研究进展及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展望
- 14 口腔科就诊患儿的心理治疗
- 15 All-on-four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 16 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内皮祖细胞体外构建血管化组织的研究
- 17 Semaphorin 3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8 特殊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 19 颌面部多发性骨折不同负载内固定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
- 20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根治术后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