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8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55/R

邮发代号: 28-7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9872
  • 国内刊号:32-125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第7期文章
  • 应用PAR指数评价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的矫治效果

    目的应用PAR指数评价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拔除1~4颗龋坏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PAR指数的规则对2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石膏模型进行测量、评估、分析.结果20例病例PAR总分值矫治前、后为29.50±7.05、2.00±2.00,减少27.50±6.3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加权PAR总分值矫治前、后为24.00±9.25、1.94±......

    作者:田玉楼;王鑫;王坤;刘芳 刊期: 2012- 07

  • MK1锁式附着体修复单侧游离端多数牙缺失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使用MK1锁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观察探讨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采用MK1锁式附着体,为10例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患者制作锁式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结果随访6~24个月,10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义齿损坏,经过简单修理后患者满意,其余9例患者均感觉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咀嚼良好.结论MK1锁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患者可达到较好......

    作者:杨光;姚新南 刊期: 2012- 07

  • 树脂粘接法固定牙周松动下前牙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4-META/MMA-TBB树脂固定因牙周炎松动下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得到控制,下前牙松动达Ⅱ°以上的患者,用4-META/MMA-TBB树脂在牙齿邻面直接粘接固定,定期观察2年,记录牙周检查指数并对患牙牙周临床检查效果及粘接固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META/MMA-TBB树脂固定牙周炎所致松动下前牙3、12、24个月后,患牙的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

    作者:金冬梅;王维倩 刊期: 2012- 07

  • iBond粘结剂、Single Bond粘结剂用于比格犬直接盖髓术的组织学评价

    目的对第七代牙本质粘接剂iBond和第五代牙本质粘接剂SingleBond及VLCDycal的体内细胞毒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4只比格犬共72颗健康牙齿,在颊面制备V类洞并在洞底做人工穿髓孔,然后分为3组,第1组和第2组分别用SingleBond和iBond,第3组用VLCDycal盖髓作为阳性对照组.选取比格犬口内剩余健康牙齿24颗,不做处理作为阴性对照组.所有实验牙齿分别在盖髓后的第7、30天拔......

    作者:吕川;张帅 刊期: 2012- 07

  •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儿童第一恒磨牙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嵌体技术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组75颗,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78颗,1年后复诊检查,评价标准采用改良USPHS评价标准.结果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组的临床成功率在固位情况、边缘密合度、继发龋、牙龈指教指标上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组,并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色泽协调性和磨耗程度......

    作者:周铸民;丁桂聪;陈晶;宋宁;王骥 刊期: 2012- 07

  • 低矮磨牙与全冠固位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低矮磨牙铸造全冠的固位力,探讨能满足基本固位力的低牙冠高度.方法实验组:制备4个冠高度分别为1.0、1.5、2.0、2.5mm,内聚角均为0°的金属磨牙代型;对照组:制备1个冠高度为4.0mm,内聚角为6°的金属磨牙代型.每组各制作6个金属铸造全冠.使用万能实验机分别测粘结前、后的固位力值,采用Dunnett-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力值差异.结果实验组固位力依次为:粘结前(11......

    作者:周贯华;肖越红;李武伟 刊期: 2012- 07

  • 236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锥形束CT影像的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分析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应用.方法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136例(236颗牙)患者CBCT影像资料利用NNT图像分析软件通过容积再现、多层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等技术对第三磨牙阻生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36颗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高位垂直阻生多(102颗),占43.22%,颊向阻生少(1颗);15.68%与下颌神经管接触;与邻牙间隙>0、=0和<0分别为115、7......

    作者:王晶艳;魏婷;吴友农;孙超;汪婷婷;颜雯 刊期: 2012- 07

  • 侵袭性牙周炎牙骨质厚度和牙根表面形貌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的患牙牙骨质和牙根表面与正常健康者是否存在异常.方法侵袭性牙周炎患牙18颗,慢性牙周炎(CP)患牙15颗和正常健康牙23颗,每个牙分切后,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牙根表面形貌特点.结果AgP患牙牙根表面纤维较少且有较多孔隙,CP患牙牙根表面纤维较AgP多.AgP患牙牙骨质厚度:根尖(80.9±45.8)μm、根中(45.9±16.1)μm、根颈(32.3±......

    作者:范晶;任秀云;葛学军;李霞;王翔宇;张并生 刊期: 2012- 07

  • 片段弓与微种植体支抗拉尖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片段弓技术和微种植体支抗在拉尖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牙列拥挤,双侧对称拔除第一前磨牙且需将尖牙拉向远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尖牙远移时应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对照组则使用片段弓技术远移尖牙,测量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距离以及磨牙近中倾斜的程度.结果试验组尖牙移动的速率为(1.428±0.072)mm/月,快于对照组(1.137±0.081)mm/月;试验组磨牙近中倾斜程度为(1.......

    作者:徐晓静;沈云娟;秦燕军 刊期: 2012- 07

  • 应用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密度变化

    目的应用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DimaxisPro4.5.0(ZH)软件分析系统对比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中、重度牙周炎患者69例(慢性牙周炎50例,侵袭性牙周炎19例),利用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DimaxisPro4.5.0(ZH)软件分析系统对牙槽嵴顶以及牙冠部分的灰度值进行测量,选定同一部位牙槽嵴及牙冠,对比治疗前后牙槽嵴/牙冠灰度比值的改变量.......

    作者:孙尚敏;潘亚萍 刊期: 2012-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