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8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55/R
邮发代号: 28-7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9872
- 国内刊号:32-12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两种二膦酸盐对大鼠正畸源性牙根吸收及牙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第2代与第3代膦酸盐类在正畸过程中对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牙齿移动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正畸牙齿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帕米膦酸钠组与伊班膦酸钠组各48只;分别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50μL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每3天1次.正畸加力第3、7、14天时每组分别处死16只......
作者:邹亚楠;林聪;王旭霞;陈佩佩;赵姝亚;张君 刊期: 2017- 10
-
2型糖尿病对大鼠牙周组织及TNF?α、IL?6和PAI?1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变化,探讨TNF?α、IL?6及PAI?1的表达对2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8~9周龄Wistar大鼠60只,分为4组:①伴牙周炎糖尿病组(n=15);②不伴牙周炎糖尿病组(n=15);③伴牙周炎非糖尿病组(n=......
作者:王利宏;张文彪;习利军;包爱琴;黄世光 刊期: 2017- 10
-
缩短酸蚀时间对乳牙及年轻恒牙粘结强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缩短酸蚀时间对乳牙及年轻恒牙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上掌握更恰当的酸蚀时间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新鲜拔除无龋坏乳磨牙20颗,无龋坏年轻恒牙20颗,磨除牙牙合面牙釉质,形成牙本质平面.乳牙随机分为A、B、C、D组,年轻恒牙随机分为E、F、G、H组,A、B组和E、F组牙本质应用SingleBond2(SB2)全酸蚀粘结系统,A、E组酸蚀15s;B、F组酸蚀7s;C、D组和G、H组应用Ker......
作者:李文文;姜丽丽;吕晶;吕学超;朱颐馨;刘英群 刊期: 2017- 10
-
CEREC CAD/CAM系统中生物仿造咬合面的精度测量
目的定量测量CERECCAD/CAM系统中生物仿造咬合面与天然牙咬合面的变化.方法通过InfiniteFocus扫描系统获取20个完整的上颌第一磨牙的超硬石膏模型的三维模型.在模型的三维坐标系统中测量近中舌尖高点(lMPC)及中央窝低点(lCP)相对近中颊尖高点的高度以及过近中舌尖高点和中央窝低点直线与水平面之小夹角(∠MPC).随后在石膏模型上进行近中舌尖的嵌体窝洞预备.于CEREC椅旁系统之中......
作者:梁立宗;陶建祥;冉洁;鲁嘉韦 刊期: 2017- 10
-
石墨烯衍生物在口服给药和口腔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是目前各领域研究热门的碳材料之一.这种碳材料虽然研究的历史很短,但由于其非凡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已成为生物医学应用的潜力材料.本文概述了石墨烯的性质和制备,重点介绍了石墨烯衍生物在口腔生物学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周瑞静;廖敏;陈昭西;毛茜潆;聂敏 刊期: 2017- 10
-
彗星试验的研究进展及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展望
彗星试验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DNA损伤和修复的检测方法,是一种能快速、有效地检测DNA单双链断裂、碱性不稳定位点等遗传毒性的技术,广泛用于遗传毒理学、环境毒性检测等研究领域.近年来口腔新型材料不断发展,同时口腔材料与口腔环境直接接触且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其遗传毒性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彗星试验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完善,已然成为遗传毒性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将彗星试验应用于口腔新型材料的生物安全......
作者:史金先;陈飞;刘璐;黄天意;王晓容 刊期: 2017- 10
-
纳米齿科学在抗菌方面的应用进展
预防和治疗由病原菌引起的口腔感染性疾病是当代口腔医学领域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纳米齿科学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引起广泛关注.纳米齿科学的主要关注点是通过新型纳米材料、生物技术、组织工程、纳米医学等促进口腔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近来纳米齿科学在抗菌、骨整合、骨再生和物理性能改善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因此,本篇文章旨在系统地总结纳米齿科学在抗菌领域的各种应用,以启示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
作者:李洋洋;胡天琦;顾中一;费鸿博;毕雪婷;王卓然;李文洁;申玉芹;林崇韬 刊期: 2017- 10
-
种植体基台表面性状及其对软组织附着的影响
种植体基台一方面与软组织形成生物愈合,一方面参与构成种植修复软组织美学的基础,研究其表面性状对软组织附着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台的材料组成、表面粗糙度、表面可润湿性、表面形貌和表面清洁度几个方面对基台表面性状及其对软组织附着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总之,目前认为钛和氧化锆材料、亲水性的表面和清洁表面均有良好的软组织附着,而针对其余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王婧;顾新华 刊期: 2017- 10
-
聚醚醚酮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
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和接近天然牙以及密质骨的机械性能,成为了口腔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得聚醚醚酮可作为新型生物替代材料应用于固定修复、可摘修复以及种植修复.本文对聚醚醚酮作为口腔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何光霁;张文云 刊期: 2017- 10
-
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在牙周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可引起牙周软硬组织破坏,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叉头框蛋白O1(FOXO1)处于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作为细胞中关键信号的整合者,可以调控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周期循环、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等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FOXO1与蛋白激酶B、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激活转录因子等众多蛋白相互作用,通过多重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地调控牙周组织免疫炎......
作者:张盛丹;莫龙义;丁一;刘程程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疲劳试验对两种口腔树脂的黏接耐久性研究
- 2 保存受累牙的大型颌骨囊肿摘除术65例临床观察
- 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研究
- 4 2种上-下标牙位记录法的比较
- 5 《口腔医学》杂志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要求
- 6 HERO 642 机用镍钛根扩系统的临床应用
- 7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在人牙胚中的分布及意义
- 8 口腔医学视域下的牙齿形态特征
- 9 种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在高龄患者牙列缺失修复中的应用
- 10 氟保护漆在正畸防脱矿中的应用研究
- 11 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矫治后切牙牙根吸收差异的影像学研究
- 12 牵张成骨对骨骼肌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luxS基因在变异链球菌铁代谢中的作用研究
- 14 不同下颌平面角患者对Twin-block矫治器的反应
- 15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Slug及E-cadherin的表达
- 16 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骨钙素水平的影响
- 17 激光对牙酸蚀症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
- 18 表面状态对乙醇-水基黏接剂强度和界面的影响
- 19 自酸蚀粘结剂牙本质粘结界面未封闭结构观察
- 20 涡轮钻拔牙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