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部门: 《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8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55/R

邮发代号: 28-7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3-9872
  • 国内刊号:32-125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第3期文章
  • 腮腺内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

    表皮样囊肿为胚胎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形成的囊肿,也可以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常见于眼睑、额、鼻、眶外侧等处,多位于粘膜或皮肤深处或口底诸肌之间,但发生于腮腺组织内者少见.现将我科所收住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翚;张超源 刊期: 2000- 03

  • 慢性汞中毒致牙龈损伤1例报告

    齿龈肿胀在口腔疾病中较常见,但由于慢性汞中毒所致齿龈反复损伤却不多见,本文现介绍1例:......

    作者:杨飞群;董云飞 刊期: 2000- 03

  • 牙痛引起嗳气1例报告

    嗳气,多为胃内胀气引起.由牙痛引起者未见有报道.我科于1998年10月12日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少锋 刊期: 2000- 03

  •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1例报告

    我科收治1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现报告如下:患者华××,女,7岁.山东省齐河县焦庙镇人,汉族.因上下颌牙龈肿物3年,于1999年10月2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发现上下颌前牙区肿物,并逐渐向后发展.半年内全口牙齿均被遮盖.牙龈无疼痛,不出血,不能食硬食.......

    作者:杨鹏 刊期: 2000- 03

  • 封亚砷酸失活剂引起嗜睡反应1例报告

    患者王××,女,45岁,农民.因右上后牙冷热痛2天,于1996年4月2日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查6(牙合)面龋坏,探痛(++),叩(-),牙无松动,牙龈组织正常,诊断为6牙髓炎,即予去龋,见穿髓点,隔湿后置一米粒大小的亚砷酸失活剂于穿髓点,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封.......

    作者:陈慧华 刊期: 2000- 03

  • 误吞根管扩大针1例报告

    患者罗××,男,67岁.6远中邻牙深龋,死髓,在治疗做根管扩挫时因操作不慎,根管扩大针(3cm×0.03cm)掉入口腔内患者吞服,吞服后患者无明显不适,30min后在本院摄腹部平片,根管扩大针按位置估计已进入肠腔.征得患者同意,收入住院观察,并嘱进食粗纤维食物,根管扩大针于吞服48h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作者:蒋崇昆 刊期: 2000- 03

  • 下齿槽麻醉术引起抽搐1例报告

    患者段××,女,28岁,已婚.于1999年7月因下颌牙齿反复疼痛肿胀,来院就诊要求拔牙.......

    作者:潘联力;沈乃波 刊期: 2000- 03

  • 牙髓遇亚砷酸及三聚甲醛敏感1例报告

    患者男,41岁.因右上颌牙齿进食时痛,于1996年3月12日上午来我科就诊.......

    作者:汪莉 刊期: 2000- 03

  • 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正畸儿童龋病和牙龈炎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年龄13~15岁,均为矫治仅1周的患者进行口腔防治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防治措施包括氟制剂和绿茶多酚制剂的应用.对对照组儿童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结果用团体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无新龋发生,对照组龋均比实验前有所上升,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儿童口腔内GI、SBI、PLI指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正畸儿童在矫治期间进行龋病和牙......

    作者:曹慧珍;潘瑛;孙蕾 刊期: 2000- 03

  • 口腔医学复习思考题第二部分:(牙合)生理(一)

    ......

    作者: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刊期: 2000- 03